当前位置:首页 > 校园新闻

“英”为喜欢,开卷有益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甘当人梯,以伟岸或瘦弱的身躯托起学生稚嫩的双脚,一步步攀高向上;他们甘当渡河的摇橹人,把一批批学生送往知识的彼岸,周而复始,不知疲倦……

NO.1全力以赴,只因喜欢

她喜欢带着孩子们听故事、读故事,演故事,她会布置各种创意的、好玩儿的作业,她的课堂上孩子们总是洋溢着笑脸,她的课堂孩子们永远都是主角,她就是孩子们口口相传的英语老师Eileen-刘英老师。

放大闪光点,塑精神支柱

刘英老师的课堂不仅有课本上的知识,还有《典范英语》和《黑布林》的故事。七年级的孩子入学时,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刘老师便带着孩子们阅读英语故事,教孩子们在故事中做批注,撰写阅读报告,并通过小组阅读圈活动增加小组成员间的合作与互动,孩子们慢慢喜欢并热爱英语学习了。现在刘老师班上的任何一位孩子随时都可以进行三分钟的英语故事分享。

A7.9班的吴美光同学,刚入学时英语程度一般,刘老师发现她绘画很好,鼓励她做英语图文作品,并帮她逐一修改读书报告的文字,现在孩子已经能非常自信地呈现高质量的读书报告!班内每一个孩子都受到过刘老师这样的鼓励和指导,她是孩子们背后那个耐心而又坚强的助力者,也是孩子们前行中温柔而又坚定的引领者。

巧设创意作业,温情巩固知识

在网课期间,刘英老师考虑到孩子们在家上网课,不能像线下课堂那样互动,她设计创意作业,让作业延伸为另外一种形式的互动。如:在谈论食物这一话题时,让孩子们设计英语菜单并用英语向家里的主厨表示感谢。这样的作业设计既让孩子们在真实的语言情境中巩固了所学的知识,同时也温暖了网课期间在家辛苦做后勤保障的家长们。刘老师总是能将知识与情境融会贯通,学科与育人有机结合。只有坚定的研究知识,扎实的深耕课堂,充分的了解学情,才能有这样的创新作业。

在刘英老师的课堂中,最有力量的声音是来自孩子们,最活跃的身影依然是孩子们,最灿烂的笑脸也是属于孩子们。刘老师把自己对教学的专业、专注与热爱转化成了孩子们对英语学习的喜欢和热爱。

NO.2开卷有益,灵活驾驭课堂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能使人进步。胡晓娟,是一名任教多年的数学教师,通过阅读改变观念,努力打造并享受自己的幸福课堂。

不读书恐慌

上小学的她,喜欢读小说,但每次拿起小说,都被妈妈训斥:“读那闲书有啥用,浪费时间,快去学习!”而她是一个标准的听话的孩子,渐渐地就养成了不看课外书的习惯。工作以来,学校提倡多读书,读好书,可她总是为自己不想读书找理由:工作忙、要陪孩子、没时间、自己是教数学的,读了也没啥用……渐渐的,她发现同事们的课堂发生着变化,别人的课堂新颖、有趣、充满活力,师生关系亲切和谐,教学效果很棒。而她教课还是老生常谈,不知道更新观念,与学生的关系也不好,总觉得有隔阂,习惯用老师的威严压制学生的思维,付出与收获不成正比,有一种被时代抛弃的恐慌感。

爱阅读蝶变

董震校长是一个爱读书的人,他提倡老师们多读书,想方设法让老师们读书,写读书笔记。刚开始,胡晓娟老师心理上是不情愿的,甚至是抵触的,觉得读书会耽误备课、改作业。可是,慢慢的,胡老师发现书中别有一番洞天,尤其是董震校长借给胡老师的《孙维刚》这本书,让胡老师认识了一位杰出的人民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胡老师醍醐灌顶,终于明白自己在教育这条路上走了很多弯路,老师教会学生的,不只有书本上的知识,更重要的是把孩子们培养成品德高尚的人,德育重于智育,身教重于言教,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不能仅仅依靠成绩来判定学生的好坏,德行和成绩同等重要。

于是,胡老师从评价学生开始,改变教学方式。评价学生的标准变了之后,她惊喜的发现每个学生都是如此的可爱。有的热爱劳动,有的乐于助人人,有的组织能力强,有的擅长绘画……,有了这些发现,胡老师如获至宝,课堂上也由原来的“你为什么不听课?”变成了“我发现你坐的很端正,如果眼睛能看着黑板就更好了。”“这节课你们班能不能让我好好上完课”变成了“来你们班上课真幸福!”“坐端正,好好听课”变成了“看着你们专注的眼睛,我觉得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就这样慢慢地,她发现评价学生的维度变了之后,学生越来越喜欢自己,也越来越喜欢上数学课,不用强调课堂的重要性,学生作业也能认真完成,成绩也在不知不觉中进步了。

读专业书籍会比较乏味。胡老师就找教育类、案例类书籍来读,如《正面管教》、《窗边的小豆豆》等,后来开始读《课堂密码》、《名师备课新思维》等,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尝到读书的甜头之后,她深刻认识到,读书是进步的阶梯。现在,她迷上了华应龙的《我就是数学》、《我这样教数学》,在这些大师专家的引领下,她的课堂活跃机智、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起整个地球。”那么,胡晓娟老师要借助书籍这个支点,托起她的教育理想!

亲爱的老师们,终身学习、不断进取,我们无须扬鞭自奋蹄;怀揣梦想、潜心育人,我们俯首甘为孺子牛。教书育人的道路上,不仅会品尝青春汗水的苦涩,还能收获到满园桃李的芬芳!

 

                                          撰稿:任春利

                                          审核:金银凤

版权所有:郑州市第五十八中学